旧建筑外立面改造中,PermaBASE 无机柔性水泥板与保温层的复合施工需结合既有墙体状况,通过合理的层次设计与工艺优化,提升保温性能并保障结构安全。以下为具体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。
一、基层评估与预处理
1. 墙体状况检测
施工前需对旧建筑外立面进行全面检测,包括墙面空鼓率、垂直度偏差、裂缝分布等。使用空鼓锤检测墙面,对空鼓面积>200cm² 的区域进行标记,剔除原有松动抹灰层,用 C20 细石混凝土修补平整;对于宽度>1mm 的裂缝,采用压力灌浆法填充环氧树脂胶,确保基层牢固。
2. 界面增强处理
为提升保温层与基层的粘结力,对旧墙面进行拉毛处理。可采用机械喷浆或人工甩浆方式,将 1:1 水泥砂浆(掺加 5% 建筑胶)均匀涂抹于墙面,形成粗糙度≥3mm 的界面层,待其干燥后(约 48 小时)再进行保温层施工。
二、保温层施工工艺
1. 保温材料选型
根据建筑节能要求,选择适配的保温材料,常见类型包括:
岩棉板:导热系数≤0.040W/(m・K),适用于防火要求高的旧建筑,厚度根据计算确定(如北方地区外墙保温厚度≥80mm)。
挤塑聚苯板(XPS):导热系数≤0.030W/(m・K),闭孔结构防潮性能好,适合南方潮湿地区。
2. 保温层固定方式
(1)粘结 + 锚栓固定
采用 “点框法” 涂抹粘结剂(水泥基粘结剂),粘结面积≥40% 保温板面积,边缘粘结条宽度≥50mm,中间呈梅花状布点。保温板粘贴后,用塑料锚栓二次固定,锚栓间距≤600mm,呈梅花形分布,锚入基层深度≥50mm(混凝土墙体)或≥70mm(砌体墙体)。
(2)机械固定复合保温层
对于基层粘结力不足的旧墙面(如面砖饰面),可先安装热镀锌钢丝网(孔径 20mm×20mm),通过穿墙螺栓与基层固定,再铺设保温板并绑扎固定,形成 “钢丝网 + 保温板” 复合层,最后用聚合物抗裂砂浆覆盖找平。
旧建筑外立面改造中,PermaBASE 无机柔性水泥板与保温层的复合施工通过基层预处理、保温层固定、龙骨安装及节点密封等工艺,实现了保温性能与结构安全的平衡。这种施工模式既保留了旧建筑的原有风貌,又通过材料升级提升了建筑能效,为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。